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

時間:2022-07-29 21:07:28 教案
  • 《窮人》教案 推薦度:
  • 《春酒》教案 推薦度:
  • 鉛球教案 推薦度:
  • 體育教案 推薦度:
  • 籃球教案 推薦度:
  • 相關推薦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

  作為一位優(yōu)秀的人民教師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,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(tǒng)的知識。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整理的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,供大家參考借鑒,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

  一、教學目的:

  1.理解、感受這首詩的優(yōu)美意境和深刻含義。

  2.理解這首詩的藝術特點。

  二、教學重點、難點:

  理解、感受這首詩的優(yōu)美意境和深刻含義。

  三、教學過程:

  (一)導入:播放馬思聰《思鄉(xiāng)曲》

 ?。ǘ┏鍪窘虒W目標、重點和難點

  (三)余光中簡介

 ?。ㄋ模┙處煼蹲x全詩,注意節(jié)奏和重音

 ?。ㄎ澹W生齊讀全詩

 ?。┓治鋈姡ㄋ枷雰热荩?/p>

  小時候——郵票——母子分離—對母親的思念

  長大后——船票——夫妻分離—對妻子的依戀

  后來——墳墓——母子死別—對母親的追念

  現(xiàn)在——海峽——游子與大陸分離—對故土的眷戀

  母子深情

  綿長

  夫妻恩愛

  厚重

  綺麗迷人

  生死悲痛

  巨大

  最感人

  思鄉(xiāng)哀愁

  綿綿無盡

  最驚人

  由個人思鄉(xiāng)之情到普遍的家國之情的升華

  (七)分析全詩(藝術特色)

  1.意象新穎、單純、明朗、集中、強烈

  2.正語反出

  3.形式美

 ?。?)結構

  變化中有統(tǒng)一的美,活潑,流動,生機蓬勃。

 ?。?)音樂

  重章疊句,

  韻律優(yōu)美,節(jié)奏感強。

  (八)總結

  是我國民族傳統(tǒng)和鄉(xiāng)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,具有以往的鄉(xiāng)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。

 ?。ň牛┩卣归喿x,席慕蓉和李廣田的《鄉(xiāng)愁》,引導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。(機動)

 ?。ㄊ┩卣惯w移

  仿寫:鄉(xiāng)愁是

  幸福是

  歡樂是

  痛苦是

  愛是

 ?。ㄊ唬┳鳂I(yè):

  1.背誦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

  2.課外摘抄自己喜歡的詩歌10首并背誦

  3.閱讀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四韻》,寫出對詩中四個意象的理解。(機動)

  (十二)結束曲:《送別》(機動)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2

  【教學目標】

  1.通過抄寫詩作,感知詩行、詩節(jié)等作品外觀特征;

  2.通過誦讀詩作,體驗這首詩回環(huán)往復的聲韻特色;

  3.通過替換喻體,探究本詩運用的表達手法和效果。

  【課前準備】

  復印余光中《鄉(xiāng)愁》手跡及40歲左右青年照(本詩寫于作者43歲時),制作PPT。(手跡和照片見百花文藝出版社《余光中集》第一卷、第五卷書前照片頁)

  印發(fā)本課學習單。

  【教學過程】

  一、導入詩歌

  PPT投影余光中《鄉(xiāng)愁》手稿,導入新課,簡介余光中及其創(chuàng)作手稿。

  讓學生照著手稿把詩歌抄寫在筆記本上。

  抄好后,要求輕聲讀一讀,用筆勾畫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詩句。

  二、讀詩之外觀

  觀察學生是“橫抄”還是“豎抄”,借此點出現(xiàn)代詩歌“詩行”和“詩節(jié)”的概念,明確詩行和詩節(jié)是現(xiàn)代詩歌重要的表達手段。

  明確:這首詩一共4小節(jié),共16行。外觀布局排列整齊,一行行、一節(jié)節(jié)排列下來,給人爽朗之感。

  三、讀詩之聲韻

  齊讀詩歌,邊讀邊感受,說說這首詩在聲韻上有什么特點。

  (學生一般回答是押韻。辨析何為押韻——韻母相同的字。)

  明確:此詩并不押韻。

  追問:此詩并不像常見詩歌那樣采用押韻的方式,但為什么讀起來會有如押韻一樣的、和諧順暢的聲韻效果?

  (教師帶領學生勾畫詩歌每小節(jié)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復的詩句,圈出表明時間的詞:小時候—長大后—后來啊—而現(xiàn)在。)

  明確:這首詩音律上的特點是回環(huán)往復。正因如此,讀起來有一種回環(huán)上升、層層推進、和諧悅耳、一唱三嘆的音韻美感。

  學生再讀。

  (教師用領“讀”的方式,加以辨析,由形到聲,聲入心通,帶領學生不斷深入作品。)

  四、讀詩之手法

  (一)請學生分享初讀時勾畫出的打動自己的詩句。

  學生勾畫圈點集中在每一節(jié)第二句,還有“這頭、那頭”“外頭、里頭”等處。

  (二)重點品讀四個比喻句

  PPT展示四個比喻句(略)

  1.展開想象,說說對這四句詩的理解,并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。

  明確:四個比喻句分別表達了對母親的想念、對新娘的思慕、對親人的思念、對故鄉(xiāng)祖國的深沉的愛意。

  2.四個比喻前后順序上的安排有什么講究。

  明確:步步擴大,層層深入,節(jié)節(jié)升華。

  3.聯(lián)系詩中的“這頭”“那頭”“里頭”“外頭”,體會這些詞語給人怎樣的感受。

  明確:“這頭”“那頭”“外頭”“里頭”的用詞拓寬了空間,詩人在這樣的時空環(huán)境中阻隔,時空迢遙,可望而不可即,痛苦思念。鄉(xiāng)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、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的泥石流,但是作者用四個比喻,讓這種復雜的復調的情感具象化,化抽象為具體,表達自己的鄉(xiāng)愁。鄉(xiāng)愁是對母親的思念,是對妻子的思念,是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,是希望臺灣早日和祖國團圓的熱切期盼。讀完全詩,我們受到感動。

  五、讀詩之意象

  意象是詩歌中寄寓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,一般都是名詞性的具體事物。這四個比喻句的喻體——“郵票”“船票”“墳墓”“海峽”,就是意象。

  (一)用其他的事物來替換詩中原來的喻體,仿寫一個新的比喻句(詩中其他語句可以稍做變化)。

  教師示范:小時候/鄉(xiāng)愁是一封薄薄的家書/我在這頭/母親在那頭。

  分組活動: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小節(jié),仿寫一個小節(jié)中的比喻句。

  (學生仿寫;教師巡視,及時判斷,指出其正誤優(yōu)劣,相機指導;全班交流。)

  示例:

  小時候/鄉(xiāng)愁是一輛舊舊的自行車/我在后頭/母親在前頭

  長大后/鄉(xiāng)愁是一根短短的電話線/我在這頭/親人在那頭

  后來啊/鄉(xiāng)愁是一場舊舊的電影/我在外頭/記憶在里頭

  而現(xiàn)在/鄉(xiāng)愁是一張薄薄的照片/我在外頭/母親在里頭

  不恰當?shù)氖纠?/p>

  小時候/鄉(xiāng)愁是一張長長的信紙/我在這頭/母親在那頭

  點撥:“長長的”不符合原詩意象前修飾語的語境。

  長大后/鄉(xiāng)愁是一封薄薄的信封/我在這頭/母親在那頭

  點撥:“信封”與原詩第一節(jié)“郵票”重復,沒有顯示原作不同生命階段意象選擇的獨特性和個性化。

  后來啊/鄉(xiāng)愁是一張黑白的遺照/我在外頭/母親在里頭

  點撥:過于直白,讓讀者一覽無余,不夠含蓄??梢該Q成“鄉(xiāng)愁是一個小小的鏡框”。

  (二)組織學生討論將改寫與原作做細致比較,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原詩寫作中遣詞造句的創(chuàng)造、意象選擇的精美、分寸把握的匠心。

  小結:原作意象選擇得精美圓熟,鮮明突出。意象前修飾語對意象的反襯,形成情感表達的張力:小小的郵票,窄窄的船票,矮矮的墳墓,淺淺的海峽,作者把意象寫得小巧精致,那份濃濃的鄉(xiāng)愁卻在小小的意象中自然流露。郵票小小,思念深深;船票窄窄,情愫長長;墳墓矮矮,痛苦無窮。尤其是淺淺的海峽,讀到“淺淺”二字,我們似乎瞬間感受到了來自詩歌的一種虹吸,一種糾纏,一種撕裂,讀到了許許多多的審美快意,這就是詩歌的張力。

  (三)背誦詩歌。

  六、布置課后作業(yè)

  1、閱讀余光中《鄉(xiāng)愁四韻》《民歌》,運用本課學到的知識加以賞析。

  2、模仿《鄉(xiāng)愁》的格式,在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,寫一首三段構成的詩歌。

  選擇題目:“友誼”“青春”

  PPT:

  【友誼示例】

  小時候/友誼是一顆甜甜的糖果(面包、餅干)/我吃這頭/好友吃那頭

  長大后/友誼是一本輕輕的書冊/我看這頭/老師看那頭

  后來呀/友誼是一串小小的數(shù)字/我在這頭/同學在電話那頭

  【青春示例】

  小時候/青春是一張五彩的畫卷/我在外頭/向往在里頭

  長大后/青春是一段長長的旅途/我在這頭/理想在那頭

  后來啊/青春是一張斑駁的照片/我在里頭/淚滴在外頭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3

  一、教學目標

 ?。ㄒ唬W習本詩嚴謹?shù)慕Y構,精巧的構思。

 ?。ǘ┱莆胀ㄟ^分析意象感知詩歌內涵的方法。

  二、課時安排

 ?。舱n時

  三、教學過程

  第一課時

 ?。ㄒ唬胄抡n

  鄉(xiāng)愁是我國詩歌中歷久常新的主題,古代詩歌中就有許多描寫鄉(xiāng)愁的詩篇,同學們能背誦一些寫鄉(xiāng)愁的古詩嗎?

  (如李白的《靜夜思》)

 ?。ǘ┱w感知

  1學生們聽了以后,有什么感受?請說出來大家討論。

  (學生談自己初步的感受,教師適當點評。)

  2注意讀準字音,爭取讀出感情。

 ?。R讀詩歌,教師適當點評,由此導入詩歌借助意象表達感情的手法討論。)

 ?。匙x了余光中的這首詩,你覺得他是不是把鄉(xiāng)愁形象地展現(xiàn)出來,使你們對鄉(xiāng)愁有了一些具體的感覺?作者是怎么做的呢?

 ?。▽W生討論闡述,教師歸納概括:作者把鄉(xiāng)愁化作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——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,讓我們真切感受到這就是鄉(xiāng)愁。這就叫創(chuàng)設意象,是詩歌創(chuàng)作中常用的方法。通過分析詩歌中的意象來感悟詩人要表達的情感,是理解和賞析詩歌的重要途徑。)

 ?。矗ㄒ庀笫且环N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。教師解釋:創(chuàng)設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,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達的寫作手法。在這首詩里,作者把對故鄉(xiāng)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這些事物上,使抽象的感情可知可感,具體形象。)

 ?。稻唧w感知意象的創(chuàng)設效果。讀讀想想,郵票如何能表現(xiàn)鄉(xiāng)愁?

  (學生討論,表達自己的想法。教師點評概述:郵票讓人聯(lián)想到通信。在外求學,思念母親,點點滴滴的眷戀之情,凝聚在這方不盈寸的小小郵票上。郵票雖小,可蘊涵著多少情感啊!)

 ?。锻瑢W們,你們理解了其中的情感,這還只在心里,怎樣朗讀才能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呢?

 ?。▽W生朗讀體會,交流自己的感覺。)

  要通過朗讀讀出你對詩歌的理解,表達豐富的感情,就必須注意停頓,把握節(jié)奏,突出重音。如“小小”二字就必須重讀才能凸現(xiàn)其中豐富的內涵。

  小時候/

  鄉(xiāng)愁/是/一枚/小小的/郵票(“小小”重讀)

  我/在這頭/

  母親/在那頭(“這”“那”重讀)

  (學生反復朗讀、背誦。)

 ?。穼W樣道理,其他幾個小節(jié)該怎么讀?哪些詞要重讀?為什么?

 ?。▽W生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,教師適當引導:一張船票,雖然窄窄,卻凝結著對新婚妻子的不盡相思;一方墳墓,雖是矮矮,卻將慈母與“我”天人相隔,其間無限酸楚,誰能體會?一灣海峽,雖是淺淺,卻將兩地分隔多年,可這淺淺的海峽又怎能割斷炎黃子孫對故土的綿綿思念?)

  根據第一節(jié)的學習方法,自己嘗試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。請同學們把握節(jié)奏,突出重音,自己朗讀體驗,感覺一下是否讀出了詩歌要表達的感情。

 ?。▽W生將重音停頓標出,朗讀體會。)

 ?。ㄈ┱n堂小結

  (集體朗讀全詩。教師評點。)

  同學們理解了詩人在詩中蘊涵的感情,朗讀時抑揚頓挫,感情投入,這首情文并茂的詩就顯得更美了。通過朗讀訓練,我們對這首詩中表達的情感有了一個整體感受:作者把自己的思鄉(xiāng)之情寄托在一個個特殊的具體的物體上,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出四個意象——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,感情明朗、集中、強烈,讓人具體可感,同時又能激發(fā)我們豐富的聯(lián)想,產生情感上的共鳴。

 ?。刹シ乓魳放錁芳w朗誦。)

 ?。ㄋ模┱n堂練習

  如果你們要表達思鄉(xiāng)或思念親人的感情,會創(chuàng)設怎樣的意象呢?選擇一個具體的可以寄托你的情感的事物,模仿這首詩的結構,寫一節(jié)大家交流。

 ?。▽W生思考、創(chuàng)作,朗讀交流;教師鼓勵性評價。)

  (五)布置作業(yè)

  1備據“思考與練習二”,感知本文的構思特點。

  板書設計

  鄉(xiāng)愁

  余光中創(chuàng)設意象一枚——(小小的)——郵票

  一張——(窄窄的)——船票

  一方——(矮矮的)——墳墓

  一灣——(淺淺的)——海峽思鄉(xiāng)之情

  第二課時

 ?。ㄒ唬┍痴b復習

  (點名背誦、集體背誦。教師側重對感情表達效果進行評價,自然導入本課。)

 ?。ǘ┚唧w感知

 ?。w會這首詩的構思巧,形式美。)

  同學們的背誦準確流暢,抑揚頓挫,感情真摯。這首詩之所以這樣瑯瑯上口,便于記憶,除了詩中意象的內涵具體形象、真切感人的因素外,這首詩本身的構思精巧、形式優(yōu)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。

  1感知本詩的結構特點,請同學們來談談自己的理解。

  (學生交流自己的認識,教師概括歸納:詩歌用“小時候”“長大后”“后來啊”“而現(xiàn)在”這幾個表時間的詞語,形成時間順序來結構全篇,構思完整,結構嚴謹。)

 ?。矁热萆鲜怯幸粋€明顯的時間先后順序,寫的是詩人的生活經歷,余光中說,這首詩是“蠻寫實的”:小時候上寄宿學校,要與媽媽通信;婚后赴美讀書,坐輪船返臺;后來母親去世,永失母愛。這三節(jié)順序有先后,內容都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,而最后一節(jié)與前幾節(jié)相比,順序相連而內容似乎有所變化,它們之間有什么聯(lián)系?

 ?。▽W生討論交流,發(fā)表自己的見解;教師概括歸納:這些表時間的詞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。前三節(jié)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,如同洶涌而進的情感波濤,層層推進,到了最后一節(jié),感情推向高潮,集中表現(xiàn)出詩人身居孤島思念大陸的強烈感情。前三節(jié)是最后一節(jié)情感的鋪墊,最后一節(jié)是前三節(jié)情感的升華。)

 ?。吃倮首x一遍,仔細品味詩中情感層層迭進的特點。

  4本巧的構思,把鄉(xiāng)愁化作一個個具體的意象,層層鋪墊,節(jié)節(jié)蓄勢,最后轟然匯成情感的巨浪,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愛國之情、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。正如詩人所說:“縱的歷史感,橫的地域感,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(xiàn)實感?!边@是我國民族傳統(tǒng)的鄉(xiāng)愁詩在新的時代的特殊地理條件下的變奏,具有以往的'鄉(xiāng)愁詩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。而詩歌本身的形式美更賦予這首詩感人的力量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4

  教學目標

  1、學習現(xiàn)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,學會節(jié)奏、重音,較有感情的朗誦。

  2、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(xiàn)的具體含義。

  3、體味作者所表達的鄉(xiāng)愁,同化愛家愛鄉(xiāng)愛國的意識。

  教學重點

  和難點

  重點:學習現(xiàn)代詩的朗誦基本技巧,學會節(jié)奏、重音,較有感情的朗誦;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(xiàn)的具體含義。

  難點:體味作者所表達的鄉(xiāng)愁,同化愛家愛鄉(xiāng)愛國的意識。

  集 體 備 課

  二次備課

  教學過程:

  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,導入新課。

  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引導:鄉(xiāng)愁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主題。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的名作《靜夜思》,就是抒寫這一主題的,同學們還記得嗎?請一起背誦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?!?/p>

  同學們還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現(xiàn)鄉(xiāng)愁的詩句嗎?(參考:“鄉(xiāng)書何處達?歸雁洛陽邊”王灣《次北固山下》;“日暮鄉(xiāng)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”崔顥《黃鶴樓》)

  其實,現(xiàn)當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寫鄉(xiāng)愁的名篇,今天,我們就來學習一首:

  二、作者簡介。

  余光中,臺灣當代著名詩人、散文家和詩歌評論家。 1928年出生于南京, 1950年去臺灣。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,大陸和臺灣長期阻隔,而詩人又經常流浪于海外,游子思鄉(xiāng)之情,是他的詩歌作品中的重要內容。

  三、熟習課文、指導朗誦。

  1.請學生自己先默看本詩,熟悉詩歌內容。

  2.再請學生小聲試讀,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,并試著劃分詩的節(jié)奏和重音。

 ?。▽W生指導:體會是只可意會的,并非要求每個學生做到,有部分達到即可,而且很難檢查,主要是落實節(jié)奏和重音的,要求用筆標出。教師下去指導顧問)

  3.提問: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昂揚激越還是憂郁深沉?

  采用自由提問式,讓學生無拘束回答,學生應該容易明白。

  教師補充:這首詩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“回憶曲”,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優(yōu)美的戀歌。

  4.設問(不用馬上答):朗讀這首詩的時候,在語速和節(jié)奏處理上應注意什么?

  先請二人(舉手)試讀并講解:語速要放緩慢一點;要多停頓,不直讀長句。

  5.配上著名音樂家馬思聰?shù)摹端监l(xiāng)曲》朗讀。詩的節(jié)奏和重音劃分如下:

  鄉(xiāng) 愁

  余光中

  小時候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枚/小小的/郵票

  我/在這頭

  母親/在那頭

  長大后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張/窄窄的/船票

  我/在這頭

  新娘/在那頭

  后來啊

  鄉(xiāng)愁人/一方/矮矮的/墳墓

  我/在外頭

  母親/在里頭

  而現(xiàn)在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灣/淺淺的/海峽

  我/在這頭

  大陸/在那頭

  四、分析、解讀本詩。

  1、三個問題:

 ?。?)鄉(xiāng)愁原本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情感,而詩要講究形象性,這首詩是怎樣把抽象的鄉(xiāng)愁形象化的?

  (2)這四種對象前表修飾、限制的形容詞和數(shù)量詞有什么特點?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么特征?在詩中有什么表達效果?

 ?。?)詩中分別表達了怎樣的鄉(xiāng)愁呢?

  2、解決方式:由學生獨立思考,然后開展全班性的討論,教師也適時參與其中。

  第一題結合前面學習過的〈靜夜〉中有關形象化的手法應該不難理解,學生比較容易找出是用比喻的方式,把鄉(xiāng)愁投射于“郵票”“船票”“墳墓”“海峽”四個具體可感的對象上,采用了詩歌創(chuàng)作中常用的一種技巧:托物寄情。

  第二題前一個問題容易找到,共同的特點教師應給恰當?shù)奶崾?,便表達效果可抽查優(yōu)生回答,對于中下生可掌握可不掌握。教師再講解。

 ?。ā耙幻丁薄耙粡垺薄耙环健薄耙粸场彼膫€數(shù)學量詞和“小小的”“窄窄的”“矮矮的”“淺淺的”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,把鄉(xiāng)愁濃縮于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,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(xiāng)情感。)

  第三題應該容易想到,如果不行,教師作一些啟發(fā),提問后再總結。

 ?。ㄐr候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,長大后夫妻分離對妻子的思念;后來母子死別 再也無法溝通的思念;現(xiàn)在游子與大陸分離對故土的思念。這四節(jié)詩層層推進,由個人的故鄉(xiāng)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。)

  五、朗讀、背誦、體味。

  自由朗讀(按要求)并當堂背誦該詩,并同時再次感受作者的這種鄉(xiāng)愁之愁(如何感受是一種靈性,無法指導)

  六、作業(yè)布置:完成自設作業(yè)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5

  教學目標:

  1、知識與技能:

  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現(xiàn)代詩的閱讀方法與技巧,提高閱讀水平。學習借物抒情的寫法。

  2、過程與方法:

  通過反復誦讀,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(xiāng)之情和愛國情懷

  3、情感、態(tài)度與價值觀:

  激發(fā)學生愛家鄉(xiāng)、愛祖國的思想感情。提高學生維護祖國統(tǒng)一的思想意識。教學重點:

  1、朗讀,把握節(jié)奏,重音,體會詩歌的意境與情感。

  2、探討詩歌的主題。

  3、品味詩歌的感情,學習抒發(fā)抽象情感的方法。

  教學難點:

  引導學生進入情景,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。

  深層理解文本,理解本詩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現(xiàn)的具體含義。

  教具安排:ppt教學課件

  教學課時:安排1課時

  教學過程:

  一、課前播放思鄉(xiāng)歌曲,創(chuàng)設情境:

  導言:同學們,每到周五,你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?如果將來你遠離故鄉(xiāng),遠離親人,在遙遠的異地工作生活,最容易產生一種什么感情?

  (思鄉(xiāng)之情)

  “游子思鄉(xiāng)”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,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抒發(fā)過這種美好的情愫。那么,請同學們回顧你曾經學過或讀過的作品,說出有關描寫鄉(xiāng)愁的詩,詞,曲。

  是??!游子思鄉(xiāng),故土難忘。抹不去的相思,揮不走的鄉(xiāng)愁,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!風流少帥張學良,困居臺灣幾十年,有多少離愁別恨,客死他鄉(xiāng),團聚夢難圓?多少年來,由于歷史的原因,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,飽受相思之苦,因而對鄉(xiāng)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的理解。其鄉(xiāng)愁詩也是異彩分呈。

  今天,我們一起來欣賞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。

  二、分析本詩的寫作特點。

  1、比喻新奇,把這種難以言盡的抽象的鄉(xiāng)愁寄托在四個具體形象上。(借物抒情)

  2、結構整齊,且成功運用反復手法(鄉(xiāng)愁是在這頭在那頭)和疊音詞(小小的,窄窄的),使詩歌富有音樂美,好讀易背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6

  一:訓練重點

  詩歌賞析能力的訓練

  二:課時安排

  1、課時:一節(jié)課

  2、課型:比較·品味課

  三:預習要求

  1:查字典、詞典,掃清文字障礙

  2: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,了解背景

  四:教學主要過程

  教學板塊之一:通讀,了解詩歌大意

  1:結合對預習的檢查,讓學生通讀本詩

  教師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。

  2:了解大意,請同學談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

  3:教師點撥:

  兩首同題“鄉(xiāng)愁”詩,真是一種愁情兩首歌。不同的風格,不同的旋律,吟詠著同一個主題——這就是思鄉(xiāng)情意,別鄉(xiāng)愁緒,道盡游子懷戀故土情。

  教學板塊之二:練讀,品味詩歌的意蘊

  1:全班活動,教師指導兩詩的朗讀技巧

  教師指導:要把一首詩歌讀好,必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,注意音的修飾、調的把握、速的調控、情的滲透、節(jié)奏的明晰,在對詩歌意象想象的基礎上,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發(fā)之于聲,見諸于音。

 ?。ㄒ罁D表,進行朗讀練習)

  2:同學朗讀練習,在朗讀的過程中品味詩的意蘊

教學板塊之三:誦讀,用聲音表現(xiàn)詩歌的情感

  1:個人讀,同學品評優(yōu)劣得失

  2:分組讀,全班齊讀,共同感受詩歌的意蘊

  教學板塊之四:比較賞析,獲得豐富的感受

  1:比較兩詩,加深理解

  先用圖表事例,要求學生討論作答。(大屏幕顯示)

  教師進一步簡明分析

  1.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

 ?。ㄒ唬涸娙艘詴r間的變化組詩:

  小時候一長大后一后來一現(xiàn)在,四個人生階段;

 ?。ǘ涸娙艘钥臻g上的阻隔作為特征:

  小時候的母子分離——長大后的夫妻分離——后來的母子死別(這是一種特殊的“分離”)——現(xiàn)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。

 ?。ㄈ罕磉_鄉(xiāng)愁的對應物:

  小時候的郵票——長大后的船票—一后來的墳墓—一現(xiàn)在的海峽。

  這樣我們看到這首詩構思的巧妙,四節(jié)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(fā),一層層加深。

  這首詩的形式美非常突出:一是結構上寓變化于統(tǒng)一,節(jié)與節(jié)、句與句均衡對稱,但整齊中又有參差,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,體現(xiàn)了自由詩的特點;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,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(huán)往復、一唱三嘆的旋律,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。

  2.席慕蓉的《鄉(xiāng)愁》

  (一):三節(jié)詩大致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寫:

  第一節(jié)對故鄉(xiāng)月夜笛聲的描寫,有喜悅,有憂愁;

  第二節(jié)寫離別故鄉(xiāng)時心中模糊的悵惘;

  第三節(jié)寫離別后對故鄉(xiāng)綿綿無期的思念。

  三節(jié)詩,三個畫面,意境深遠,被籠罩在鄉(xiāng)愁的悵惘中不能自已;鄉(xiāng)愁在心中永遠揮之不去。詩作到此,戛然而止,一縷鄉(xiāng)愁卻傳給了讀者。

  在思想意蘊深度的開掘上,席詩不如余詩主題有明顯的升華。

  2:吟詠朗誦,反復品味

  依據詩中的具象物,自己運用想象、聯(lián)想,加深對詩歌情感的理解。

  3:以情作線,當堂背誦

  教學板塊之五:拓展閱讀,增進理解

 ?。ù笃聊伙@示)

  《聲聲慢》宋·李清照

  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凄凄慘慘戚戚。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它晚來風急,雁過也,正傷心,卻是舊時相識。滿地黃花堆積,憔悴損,如今有誰堪摘?守著窗兒,獨自怎生得黑,梧桐更兼細雨,到黃昏,點點滴滴。這次第,怎一個愁字了得!

  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宋·辛棄疾

  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。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。欲說還休,卻道“天涼好個秋”!

  《黃鶴樓》唐·崔顥

  昔人已乘黃鶴去,此地空余黃鶴樓。黃鶴一去不復返,白云千載空悠悠。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日暮鄉(xiāng)關何處是,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
  《登金陵鳳凰臺》唐·李白

  鳳凰臺上鳳凰游,鳳去臺空江自流。吳宮花草埋幽徑,晉代衣冠成古丘。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鷺洲??倿楦≡颇鼙稳眨L安不見使人愁。

  五:課堂小結

  詩歌語言淺顯,重在體味其中的意蘊。通過比較,加深理解。

  [板書設計]

  利用大屏幕顯示,作為板書。

  [創(chuàng)意說明]

  全詩語言精粹,句式靈活,結構整齊。看起來清爽怡人。這樣的美文,不讀難悟作者構思之巧、選詞之精、情感之豐,不讀,難以領略詩歌意蘊之厚、音韻之美。

  于是就以朗讀訓練為主來進行這節(jié)課的教學。

  以朗讀來組織教學,五個教學板塊思路層層推進,要求步步攀升,體現(xiàn)出訓練目標的單純性;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僅有幾處簡潔的指導和精粹的點評,學生占有充足的時間.可以習得朗讀的技巧;本設計淡薄了對詩歌構思、主題、哲理的深入分析,淡化了對字、詞、句、修辭的顯性積累,以讀代講,以讀帶思,體現(xiàn)了詩歌需要“歌”的特點。

  詩本淺顯,講之再三,不過了了;況且,詩言志抒情,非一言半語可道明;故作“比較”的設計,冀以在比較中讓學生多思、多品。

  于是就冠以閱讀·比較課。

  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。詩以配樂朗誦作為示范,以散文《鄉(xiāng)愁》的MTV作為導語和背景音樂;利用大屏幕投影作為板書。充分利用視聽手段為教學服務,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的信息傳輸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7

  學習目標:

  1、 體會詩中巧妙的比喻在表達主題上的作用。

  2、理解余光中《鄉(xiāng)愁》詩的結構美和音樂美。

  3、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。

  教學重難點: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。

  教學過程:

  一、出示學習目標

  二、走近作者

  三、學習過程

  (一)第一次先學后教,整體感知,掃除生字障礙。(出 示自學指導)

  自學指導:下面請4個同學輪流朗讀這首詩,一個同學讀一節(jié),比一比誰的聲音最響亮,吐詞最清晰。其余同學認真聽,發(fā)現(xiàn)有錯,立即舉手幫助糾正。

 ?。ǘ┑诙蜗葘W后教,聽示范朗讀,背 誦課文。(出示自學指導)

  自學指導 :請同學們聽錄音,注意體會朗 讀的語氣和詩歌的感情,聽完 后模仿朗讀。

  1、學生聽讀,有感情朗讀。

  2、抽生讀,有感情齊讀課文。

  自學指導:同學們試背誦課文,6分鐘后看男生女生誰背得最好。

  (提示:自己先一節(jié)一節(jié)反復背誦,再和同學相互抽背,并在背得不熟悉的地方做上記號。)

  (三)第三 次先學后教,理解內容,體會情感。(出示自學指導)

  自學指導: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,在書上圈點勾畫,8分鐘 后看男生女生誰能準確回答問題。

  課文原文

  鄉(xiāng) 愁

  余光中

  小時候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枚/小小的/郵票

  我/在這頭

  母親/在那頭

  長大 后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張/窄窄的/船票

  我/在這頭

  新娘/ 在那頭

  后來啊

  鄉(xiāng)愁/是 一方/矮矮的/墳墓

  我/在外頭

  母親/在里頭

  而現(xiàn)在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灣/淺淺的/海峽

  我/在這頭

  大陸/在那頭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8

  教學目標:

  知識目標:

  1、理解本詩運用形象化手法所表現(xiàn)意象的具體含義。

  2、學習現(xiàn)代詩歌的朗誦技巧,較有感情的朗誦本詩。

  能力目標:

  抓住意象體會豐富的想象所創(chuàng)造的意境,培養(yǎng)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。積累思鄉(xiāng)的對聯(lián)。

  情感目標:

  體味字里行間散發(fā)著濃濃的鄉(xiāng)愁,激發(fā)學生更加熱愛家鄉(xiāng)熱愛祖國的情感。

  教學重點:

  朗讀詩歌,感悟詩歌主題,深化愛家鄉(xiāng)愛祖國的意識。

  教學難點:

  體會詩的意象,培養(yǎng)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。

  一、導入

  他,一首詩,道出了兩岸共同的心聲;他,多次往返海峽,卻始終難圓故鄉(xiāng)夢;他,一段陳詞,成就故鄉(xiāng)無盡的佳話和榮耀。

  他是誰呀?(鄉(xiāng)愁詩人——余光中)

  是的,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《鄉(xiāng)愁》,一起走進詩人那濃情似霧的鄉(xiāng)愁世界,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。

  二、教學過程

  在以往學習詩歌的課堂上,老師說過,學習詩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呀?(朗讀)

  是的,古人言: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。而且,朗讀時解讀詩歌的 敲門磚。我們只有對詩歌進行反復誦讀,才能真正走進詩歌的藝術殿堂。

  1、自由讀(強調:在讀的時候,揣摩一下怎樣才能讀好。)

  2、齊讀

  覺得自己讀得好嗎?

  錄音好在哪里?(強調:語速要慢,感情是憂郁的,節(jié)奏要放慢)

 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錄音的朗讀,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。

  3、個別讀。

  一首詩只有讀出來,生命才算完成,朗讀者要象演奏家一樣,把詩歌的潛在生命激發(fā)出來,這樣能吸引人,打動人。

  通過剛剛的朗讀,從中你讀出了什么呢?(詩人融于詩歌中的濃濃思鄉(xiāng)之情)

  為什么詩人會有如此濃重的鄉(xiāng)愁呢?這與詩人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。

 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,才讓余光中在接受大陸記者的采訪時,脫口而出

  讓我們再次跟著錄音朗讀,體會詩中的鄉(xiāng)愁。

  通過朗讀,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在漫長的生活經歷中,對故鄉(xiāng)綿綿思念一直縈繞在心間,讓他悵惘嘆息。那么,詩歌中那些詞可以看出。

  (如: 小時候 長大后 后來啊 而現(xiàn)在四個時間序詞,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。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,四個時間序詞也即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,也就是濃濃的鄉(xiāng)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?!暗纛^一去是風吹黑發(fā),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”

  小小 窄窄 矮矮 淺淺 疊詞,以事物的輕小襯托鄉(xiāng)愁的濃重

 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物化鄉(xiāng)愁,使其具體可感。)

  愁緒在詩中彌漫,讀來似乎可意會而不可言傳。鄉(xiāng)愁本來就是抽象的,不可捉摸的,那么詩人又是如何通過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呢?

  (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)

  四個不同的人生階段,作者分別選取了最能表達鄉(xiāng)愁的對應物——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。那么這些意象分別表達的是怎樣的鄉(xiāng)愁呢?

  所以,作者在選取這四個意象時賦予了它們獨特的內涵,你覺得它們之間有無共同點呢?

  (都顯示著分離,漂泊,訣別,可望而不可即的離別情緒)

  那么,真的都一樣嗎?在情感的歸屬上沒有什么不同嗎?

  (由個人——國家)

  是的,余光中曾說過:

  在漫長的時光中,詩人的鄉(xiāng)愁不僅僅是簡單的思家戀鄉(xiāng),更是慢慢升華,成為對祖國的深深的愛戀,這份愛國情懷,深入詩人骨髓:

  這是一份多么深沉的思念,多么刻骨的愛啊!

  讓我們攜帶著詩人的這份情,再來齊讀全詩,感受詩歌中的濃濃鄉(xiāng)愁。

  三、總結

  板書:

  讀(詩歌)──賞(意境 )──悟(情感)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9

  教學目的:

  1、感知《鄉(xiāng)愁》的意境和情感。

  2、讓學生初步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。

  3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聯(lián)想思維和運用詩歌表達情感的能力。

  教學重點:

  1、結合音畫營造氛圍,讓學生走進自己所不熟悉的鄉(xiāng)愁世界。

  2、感性和理性相結合,初步學習詩歌的鑒賞方法。

  教學方法:

  聯(lián)想法,誦讀法,欣賞法,討論法,比較法,發(fā)現(xiàn)法,評價法。

  媒體設計:

  1、《鄉(xiāng)愁》朗誦帶

  2、《歸鄉(xiāng)》、《思鄉(xiāng)曲》音樂比較。

  3、席慕蓉《鄉(xiāng)愁》的錄象帶。

  教學手段:

  多媒體教學。

  課時安排:

  一教時。

  課堂教學設計:

  一、上課伊始,放鋼琴曲《思鄉(xiāng)》(配以秋日落葉的畫面)

  二、導入語。聽了這段音樂,你心中有怎樣的感受?你聯(lián)想到了什么?(學生自由發(fā)言,教師適時給以肯定)

  解說:老師想到了深秋季節(jié),想起了一段寫深秋的千古名句:碧云天,黃花地,西風緊,北雁南飛。曉來誰染霜林醉,總是離人淚。(后幾句師生齊聲朗誦)。是啊,深秋是個讓人傷感的季節(jié),總讓人心中涌起一種離愁別緒。無怪乎有些人,在他們人生的秋天,依然遠離故園的時候,會產生濃濃的鄉(xiāng)愁。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詩人的鄉(xiāng)愁世界。

  三、賞析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

  1、自讀全詩

  2、好的詩歌配以合適的音樂朗誦,會更有感染力。下面請同學們聽兩首曲子,你來選擇一下,余光中的〈鄉(xiāng)愁〉配什么音樂比較好?(畫面配樂,屏幕顯示為背景音樂一、背景音樂二)

  3、評價選擇適合的音樂。(學生迅速選擇出背景音樂二,并說出感受。教師加以肯定。介紹兩首曲子,指出第一首是第二首是馬思聰?shù)男√崆偾此监l(xiāng)曲〉)

  4、請一同學配樂朗讀

  5、放多媒體(畫面及配樂朗誦)。請剛才朗誦的同學比較差異。

  6、學生邊聽錄音邊跟讀。

  7、齊讀。教師作出評價。

  8、模仿著讀出了感覺,對詩歌的理解是屬于感性的,為什么要這樣讀還要由詩的內容決定。鄉(xiāng)愁是一種看不見、摸不著的情緒,詩中是怎樣體現(xiàn)這種情緒的?

  明確:用了“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”等意象來表現(xiàn)。將抽象的情緒物化了,李清照在《武陵春》一詞中有類似的寫法,是“只恐雙溪舴艋舟,載不動許多愁”。

  李清照說“載不動”,而本詩卻說“小小的郵票”、“窄窄的船票”、“矮矮的墳墓”、“淺淺的海峽”,并且用了“一枚、一張、一方、一彎”等量詞,是不是說明余光中的鄉(xiāng)愁比較淡?

  明確:這是正語反說,反襯出思鄉(xiāng)之情的濃烈。

  9、一般來說,詩比較跳躍,讀者要用想象、用情感去填補其中的空白,請同學就一、四兩節(jié)詩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中所想。從而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。(學生發(fā)言,教師點撥,不斷挖掘詩的內涵,豐富學生的想象)

  10、請同學用一句簡明的話概括每節(jié)詩的大意。(屏幕出示板書)

  11、根據板書找出詩的順序。(學生著重于時間順序)

  12、交流其他鄉(xiāng)愁詩。(學生回憶了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等詩句,有個學生說了“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”,教師提醒這不是鄉(xiāng)愁,而有一種回鄉(xiāng)后的喜悅和感慨。)比較與本詩的不同。經過點撥,學生明白了本詩超越了個人情感,注入了愛國情感。

  13、有感情的背誦全詩。

  四、1、聽席慕蓉的〈鄉(xiāng)愁〉朗誦帶。

  2、齊讀(教師點撥朗讀不到位的地方)

  3、看錄象(中秋之夜,海峽兩岸共度佳節(jié)的聯(lián)歡晚會上,主持人即席朗誦席慕蓉的〈鄉(xiāng)愁〉,提醒同學注意離別大陸多年的觀眾的表情)

  4、根據這兩首詩的提示,結合你的課外歷史知識、生活體驗從老人的神情想象他的內心。

  五、我們同學人生走到十五、六,總也體驗了一些酸甜苦辣,請大家用一兩句詩意的話寫自己的鄉(xiāng)愁或其他情緒。盡量用上意象。(出示下水詩句)

  六、學生思考時,播放背景音樂(羅大佑的《鄉(xiāng)愁四韻》)。

  七、學生交流。

  八、布置作業(yè)。(任選一題)

  1、給席慕蓉的〈鄉(xiāng)愁〉寫教案或賞析文章。

  2、談談你對詩歌這種體裁的理解。

  3、任選一個角度或物象(如:季節(jié)、色彩、情緒、校園)寫一首詩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0

  【教學目標】

  知識目標:

  1、品味詩歌語言,了解詩人的情感。

  2、了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。

  能力目標:

  1、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學習的能力。

  2、反復誦讀,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。

  3、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。

  情感目標:

 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(xiāng)、愛祖國的情感,并立志刻苦學習,以報效祖國。

  【學習重點難點】

  1、反復誦讀詩歌,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。

  2、體會詩的意境,培養(yǎng)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。

  【教學方法】

  本課教學的指導方針是“以讀代講”,即通過誦讀體會詩意。共分為四個步驟:

  1、深情地朗讀;

  2、細膩地品讀;

  3、優(yōu)美地解讀;

  4、豐富地聯(lián)讀。

  《鄉(xiāng)愁》賞析

  小時侯,

  鄉(xiāng)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

  我在這頭,

  母親在那頭。

  長大后,

  鄉(xiāng)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,

  我在這頭,

  新娘在那頭。

  后來啊,

  鄉(xiāng)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,

  我在外頭,

  母親在里頭。

  而現(xiàn)在,

  鄉(xiāng)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,

  我在這頭,

  大陸在那頭。

  余光中,臺灣著名詩人,1928年生于南京,現(xiàn)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。余光中將自己濃濃的思鄉(xiāng)之情,傾注在他的詩作之中,《鄉(xiāng)愁》便是一首代表作。

  閱讀此詩,首先呈現(xiàn)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。第一小節(jié):幼年求學,母子分離,借書信以慰別情;第二小節(jié):成年后,告別新婚妻子,離鄉(xiāng)背井,天各一方;第三小節(jié):生離死別,母子不得相見;第四小節(jié):同胞難得相聚,國家不能統(tǒng)一。同時,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,詩人的鄉(xiāng)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,而是通過聯(lián)想、想象,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,使之呈現(xiàn)在讀者眼前。作者把對母親、妻子、祖國的思念、眷念之情熔于一爐,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、國家統(tǒng)一的強烈愿望。

  閱讀此詩,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。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于一體,物象集中明朗,如郵票、船票、墳墓等,不枝不蔓,意境幽遠深邃,內容豐富含蓄,能誘發(fā)讀者多方面的聯(lián)想。

  詩的結構:以時間為順序(即小時候、長大后、后來,而現(xiàn)在),以感情為線索,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,反復詠嘆,使情感逐層加深,由思鄉(xiāng)、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。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(tǒng)一之中,既有各小節(jié)的均衡、勻稱,又有小節(jié)內長短句的變化,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。

  詩歌有回環(huán)往復,一唱一嘆的旋律。在同一位置上,有重復,即我在這頭……,有疊詞:小小、窄窄、矮矮、淺淺;有變換的量詞:枚、張、方、灣。作者采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。

  總之,本詩以樸素、簡明、雋永的語言,高超的藝術技巧,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(tǒng)一的愿望,抒發(fā)了作者濃郁的鄉(xiāng)思之情。

  《鄉(xiāng)愁》知識點

  創(chuàng)作背景:

 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,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。1971年,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(xiāng)情切,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《鄉(xiāng)愁》這首詩。

  文章賞析:

  該詩情深意切,既渴望了祖國的統(tǒng)一,又將鄉(xiāng)愁描寫的淋漓盡致。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,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,但是,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(tǒng)的中國詩人,他的鄉(xiāng)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(tǒng),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。同時,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,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(xiāng)情懷。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,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。

  《鄉(xiāng)愁》一詩,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,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,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,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,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長鄉(xiāng)關之思,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:“而現(xiàn)在/鄉(xiāng)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/我在這頭/大陸在那頭?!庇腥绨俅ū枷驏|海,有如千峰朝向泰山,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,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。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,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。正如詩人自己所說:“縱的歷史感,橫的地域感。

  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(xiàn)實感?!保ā栋子窨喙稀沸颍┯喙庵袩釔壑腥A傳統(tǒng)文化,熱愛中國。禮贊“中國,最美最母親的國度”。

  全詩共四節(jié)。一方面,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:小時候——長大后——后來——現(xiàn)在,四個人生階段。另一方面,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征:小時候的母子分離——長大后的夫妻分離——后來的母子死別——現(xiàn)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。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(xiāng)愁的對應物:小時候的郵票——長大后的船票——后來的墳墓——現(xiàn)在的海峽。由此,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(fā),構思極為巧妙。

  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: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。這四個意象是單純、明朗、集中、強烈。它們又是豐富的,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,能誘發(fā)讀者多方面的聯(lián)想。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“鄉(xiāng)愁”物化、具體化,通過“托物寄情”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。這些意象和“這”、“那”這兩個簡單的指示代詞聯(lián)接在一起,巧妙地將彼此隔離的人、物、時間和空間,將愁緒的兩端緊密融合。若有若無的距離和聯(lián)系,給那些整日在相思、別離和相聚閶奔波的人們一種強烈的共鳴,給人們一種難以言表的哀愁和歡欣。

  詩歌以時間的次序為經,以兩地的距離為緯,在平鋪直舒中自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,引起人們無限的哀愁和無盡的相嗯。

 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(xiàn)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。在均勻、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、生機勃勃的表現(xiàn)形式,在恰當?shù)囊庀蠼M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,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般的節(jié)奏,回旋往復,一唱三嘆。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(tǒng)審美特征的現(xiàn)代詩語,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(xiāng)、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。

  《鄉(xiāng)愁》有令人矚目的形式美。一是結構上寓變化于統(tǒng)一,節(jié)與節(jié),句與句,均衡對稱。但整齊中又有參差,長句與短句相互變化錯落,體現(xiàn)了自由詩的特點。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,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(huán)往復,一唱三嘆的旋律,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氛圍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1

  新課標中指出“學生的情感是易于激發(fā)的,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伴隨著情感,教學就會成為學生主動發(fā)展的過程,從而使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更豐富更深刻”?!睹坊ɑ辍肥且黄楦蟹浅I畛恋奈恼?,由于時代背景和生活經歷的差異,孩子們很難理解外祖父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,特別是老人讀詩情到深處的無聲落淚和不能回到祖國的失聲痛哭,孩子們更是很難理解,這都將給課文的學習帶來較大的障礙。于是,我在解讀文本的時候注意對教材的二度開發(fā),用心去尋找那座學生與外祖父情感交融的橋梁。在學習“讀詩落淚”這部分時,我就以文中的三句詩為切入點,引導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,感悟外祖父的思鄉(xiāng)之愁、愛國之意。

  案例描述

  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后,我讓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。要求細細品讀每個句子,每個詞語,說說你能讀出怎樣的情感?你是從哪些句子讀出這種情感的?

  生1:“每當讀到……之類的句子,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、手背。”我從這句話里讀出外祖父很思念祖國。

  生2:外祖父每當讀到這些詩句就會流淚,說明他非常想念祖國。

  師:外祖父為什么會落淚?

  出示: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

  師:誰來讀一下這句詩?

  生讀。(毫無感情)

  師:讀得很流暢!還記得這首詩嗎?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?

  生:這是王維的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,詩中寫了王維在外地,每到佳節(jié)時加倍思念親人。

  師:外祖父像王維一樣漂泊異鄉(xiāng),讀到這樣的思鄉(xiāng)詩句,心里會是什么感受?

  生1:由詩想到了自己,心里很難受。

  生2:外祖父也會想起自己的家鄉(xiāng)和親人。

  生3:想起自己的祖國。

  師:可是當時由于種種原因,許多像外祖父一樣的華僑們卻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,他們只能隔海遙遙相望,在心中默默地思念……現(xiàn)在,你就是外祖父,你會怎樣讀這句詩?

  生1讀。(有些投入)

  師:我感受到你思親,但沒有感受到倍思親,誰能讀出這種情感?

  生2較有感情地再讀。

  師:你動情了!是的,詩的每一個字都撥動著老人那顆思鄉(xiāng)的心,老人是怎樣在流著淚讀每一個字的?

  生3聲情并茂地朗讀。

  師:我仿佛真的聽到淚眼朦朧的外祖父在讀詩!

  (教師循序漸進地評價、引導,將學生的情感步步推進,逐步走入人物內心。)

  師:可是年幼的我懂這一切嗎?

  生:不懂。

  師:所以,老人總是搖搖頭,長長地嘆一口氣,說——

  生(齊讀):鶯兒,你還小呢,不懂?。杂谐林兀?/p>

  出示:“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”

  請一生讀。

  師:讀出了你的感受!知道什么意思嗎?

  生:明年春草綠的時候,您能回來嗎?

  師:是啊,野草尚且有一歲一枯榮,而外祖父卻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到祖國。此時的外祖父就是一片從樹上落下來的葉子,他多么想落葉歸根哪!這種回家的渴盼你能讀出來嗎?

  一生深情朗讀。

  師:你的朗讀扣人心扉!誰想像他一樣讀一下?

  生齊讀。

 ?。ㄓ辛饲耙辉娋涞匿亯|,學生很快融入人物情感)

  師:可是年幼的我懂這一切嗎?

  生:不懂。

  師:所以,老人總是搖搖頭,長長地嘆一口氣,說——

  生(齊讀):鶯兒,你還小呢,不懂?。ū惹耙淮纬林兀^有感情)

  出示“自在飛花輕似夢,無邊絲雨細如愁”

  師:想一想,外祖父那輕似飛花的夢是什么夢?

  生:回國夢。

  師:外祖父又為什么而愁?

  生:不能回國。

  師:這種愁緒像無邊的絲雨飄滿外祖父的心田。你能讀出來嗎?

  一生入情朗讀。

  師:老人的情感已經融入你的內心!而年幼的我懂這一切嗎?

  生:不懂。

  師:所以,老人總是搖搖頭,長長地嘆一口氣,說——

  生(讀):鶯兒,你還小呢,不懂?。曇舫林兀星樯畛粒?/p>

  師:我不懂什么?

  生:我不懂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。

  師板書:思念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2

  【教學目標】

  知識目標:

  1、品味詩歌語言,了解詩人的情感。

  2、了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。

  能力目標:

  1、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學習的能力。

  2、反復誦讀,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。

  3、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。

  情感目標:

 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(xiāng)、愛祖國的情感,并立志刻苦學習,以報效祖國。

  【學習重點難點】

  1、反復誦讀詩歌,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。

  2、體會詩的意境,培養(yǎng)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。

  【教學方法】

  本課教學的指導方針是“以讀代講”,即通過誦讀體會詩意。共分為四個步驟:

  1、深情地朗讀;

  2、細膩地品讀;

  3、優(yōu)美地解讀;

  4、豐富地聯(lián)讀。

  【教學時數(shù)】

  【教學過程】

  第一課時

  自主*探究*探究

  (一)大聲地朗讀這首詩,注意朗讀時的節(jié)奏、重音和感情,并試著做標記。

  (二)這首《鄉(xiāng)愁》詩,“借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(fā)”,結合詩的內容,寫出“時”、“空”在文中的體現(xiàn)。

  (三)這首詩中,作者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(xiàn)鄉(xiāng)愁?在筆記本中抄下這些比喻句。

  (四)這首詩除了在整體上具有“結構美”和“音樂美”,在細節(jié)上也有許多細致精妙的地方。請你任選一個角度,用這樣的句式寫話:“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詩美在……例如……”。能寫幾句寫幾句。

  [示例]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詩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。例如:全詩的四節(jié)詩的每一節(jié)都分四行,相對應的每一行,句式相同,字數(shù)相同。

  (五)詩歌的語言簡潔凝煉,但卻能傳達出豐富動人的意境。這首詩的每一節(jié)都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,下面是老師對第一節(jié)詩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畫面的解讀。讀一讀,然后模仿著寫寫看(一組的同學寫第二節(jié),二組的同學寫第三節(jié),三組的同學寫第四節(jié);寫有余力的同學可全寫)。

  [示例]

  小時候/鄉(xiāng)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/我在這頭/母親在那頭

  [解讀]

  “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,端坐在木桌前。如豆的燈火映照著他那雙濕潤的眼。窗外,清冷的月光如瀉。

 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著一枚小小的郵票。信封上,是他母親的名字?!o母親寫些什么呢?

  是敘說離家求學的艱辛,還是追憶兒時盤恒母親膝頭的親密?是傾述‘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’的情懷,還是應答母親日日村頭槐樹下的翹盼?……

  他還在恭敬地粘貼著。他粘貼的哪里僅是郵票,他粘貼的是母子身處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!他郵寄的又哪里僅僅是信,他郵寄的是‘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’的拳拳赤子之心!

  誰說‘少年不識愁滋味’,這正是一個少年——如煙如夢的鄉(xiāng)愁啊!”

  (六)請你從古詩詞中查找?guī)拙涫銓戉l(xiāng)愁的詩句,并注明作者及題目。讀一讀,背下來。

  (七)把自己閱讀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,在小組內探究交流。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3

  教學目的:

  培養(yǎng)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,進而對詩歌作出正確的評價。

  教學難點:

  通過品味語言來鑒賞詩歌。

  教學角度:

  語言品味課

  教學過程:

  一、 導入

  回憶、背誦寫“鄉(xiāng)愁”的古詩詞導入。

  二、 朗讀

  1,或教師范讀,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、語速、節(jié)奏

  2、朗讀指導。語調深沉;語速舒緩;感情真摯

  3、分四小組朗讀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,學生評點。

  4、指名讀席幕容的《鄉(xiāng)愁》,師生共同評點。

  5、學生自由朗讀體會。

  三、 品味

  1,找出第一首詩中相同位置的字、詞、句,進行歸類、品析。

  用“_____美,美在_____”這一句式把品析的結果說出來。

  可能的以下說法:

  “枚、張、方、灣”這些量詞美,美在它們富于變化,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的形狀。

  “”這些疊詞美,美在它們增加發(fā)句子的詩意,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。

  “鄉(xiāng)愁是……”這一句式美,美在它營造出一種回環(huán)往復、一唱三嘆的旋律。

  文章字數(shù)相同,結構相似的小節(jié)美,美在整齊,美在對應,美在情感的層進。

  2,師隨機點撥,小結。

  從語言上來說,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是選擇的意象美,疊詞“小小、窄窄、矮矮、淺淺”以及“鄉(xiāng)愁是……”這一句式體現(xiàn)了音樂美,而“小時候、長大后、后來、而現(xiàn)在”又充滿變化美。

  3,品味詞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《鄉(xiāng)愁》

  4,遷移

  綜觀這兩首詩,都不自覺地用了“鄉(xiāng)愁是……”這一句式,每一首詩中鄉(xiāng)愁是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,第二首詩中鄉(xiāng)愁是一支清遠的笛,是沒有年輪的樹。

  (請學生依照詩作中的“鄉(xiāng)愁是……”這一句式也來寫一寫鄉(xiāng)愁,可以是一句話,也可以是多句。)如

  鄉(xiāng)愁是一杯濃濃的酒

  鄉(xiāng)愁是一輪圓圓的月

  鄉(xiāng)愁是故鄉(xiāng)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

  鄉(xiāng)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

  ……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4

  學習目標:

  1.有感情地朗讀全詩。

  2..感知詩歌內涵,能夠結合詩中的意象構設畫面。

  3、品味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,體會詩中蘊涵的濃烈的思鄉(xiāng)情懷。

  一、創(chuàng)設情境導入,感受詩歌的音樂(伴著《思鄉(xiāng)曲》音樂,師充滿深情地走上講臺

  1、1972年,臺灣的一個深夜。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,如水的月光穿過窗欞,灑進房間。詩人余光中倚窗而立,時而低頭沉思,時而抬頭眺望。突然他拿出一瓶酒,斟滿酒杯。酒入愁腸,雙眼矇眬,思鄉(xiāng)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頭,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情,快步走進書房,打開臺燈,攤開稿紙,一首小詩從他的筆尖流淌出來(師播放《鄉(xiāng)愁》的朗讀:"小時候,鄉(xiāng)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我在這頭,母親在那頭……"(生聽)

  2、大家聽得很投入,好,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余光中先生那濃情似霧的《鄉(xiāng)愁》世界,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吧?。ń處煱鍟n題:鄉(xiāng)愁)

  3、這節(jié)課的學習目標是:(屏幕顯示:深情地朗讀細膩地感受詩意地仿寫)

  二、初讀詩歌,整體感知

  1、下面,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,初步感知詩歌所蘊含的深情。(學生朗讀)

  2、齊讀

  3、誰來說說你讀這首詩的心理感受?(悲傷,凄涼,是隱藏在思想深處的一種說不出的痛;無奈,惆悵,對家鄉(xiāng)深深的思念;受到一縷縷鄉(xiāng)愁綿綿不絕地襲來,仿佛聽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喚。)

  4、同學們都讀出了自己的感受,那么,你認為這首詩應該用一種什么語調、語速來讀呢?(語調深沉,語速舒緩,感情層層遞進。)

  5、下面,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朗讀,注意把詩歌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。(學生齊讀)

  三、細膩品讀,讀出詩意

  1、詩歌的語言無時不在敲打著我們的心靈,就讓我們進一步走進詩歌,感知詩意。

  2、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,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四個小節(jié)的內容。(多媒體展示)

  3、生答師歸納

  板書:母子之別、夫妻之別、母子之別、家國之別

  4、1、3小節(jié)的母子之別是不是重復了?(1小節(jié)是生離,3小節(jié)是死別,死別更令人痛徹心扉。)

  5、來,捧起課本,讀1、3小節(jié),讀出遞進感來,讀出作者內心感情的變化。(生齊讀)6、這位母親,生他養(yǎng)他的母親,更是戰(zhàn)亂時代帶他逃亡的母親,從上海到香港,從香港到越南,到昆明,到重慶,但是從沒有放棄教育兒子,而就是這樣一個母親,他如今卻已經是陰陽兩隔,我們再來感受一下,這種揪心的感覺……

  一男生讀(很不錯的感覺)女生再讀,“——后來啊,……母親在里頭……”這一小節(jié)。

  四、優(yōu)美解讀,讀出詩境

  1、通過朗讀,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?(思鄉(xiāng)、對祖國的思念)

  2、在作者眼里鄉(xiāng)愁都是什么?(生說師板書:郵票、船票、墳墓、海峽)

  3、詩人借助的這四個意象所表現(xiàn)的鄉(xiāng)愁一樣嗎?(不一樣。四個詩節(jié)分別表現(xiàn)的是母子之情、夫妻之愛、喪母之哀、戀國之思。前三個詩節(jié)寫的是家愁,最后一個詩節(jié)寫的是國愁。)

  4、板書:郵票--母子情、船票--夫妻情、墳墓--生死別、海峽--家國戀再次朗讀這首詩,讀出意境和感情(生齊讀)

  5、大家發(fā)現(xiàn)沒有,這首詩中“頭”字重復了很多次,有“這頭”、“那頭”、“外頭”、“里頭”。你覺得還可以用其他的詞語嗎?(我們一般用的是“這邊”、“那邊”、“外邊”、“里邊”)

  6、那我們把全詩的“頭”都換成“邊”再來朗讀一下全詩,體會一下感覺有什么不一樣。(生齊讀),1 / 4(“這頭那頭”給人的感覺是在兩段距離的盡頭,很遙遠。“這邊那邊”似乎隔得很近,沒有那么遙遠。)

  7、說得不錯。再來讀一、二兩個小節(jié),除了距離的遠,體會一下還有什么不同?(生換讀一二小節(jié))(“這頭那頭”語音上給人的感覺要厚重一些,而“這邊那邊”發(fā)音卻是輕飄飄的,厚度不夠。)8、說得妙極了!來,再比較著讀最后一小節(jié),讀出距離的遙遠和情感的沉痛。(齊讀)

  五、豐富連讀,讀出詩情

  1、鄉(xiāng)愁是余光中不變的情結。他為什么對大陸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呢?這就需要我們對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。(請看大屏幕:余光中,1928年生于南京,祖籍福建,1949年去臺灣,當時僅21歲,再還鄉(xiāng)時已經64歲。余光中從60年代起就創(chuàng)作了不少鄉(xiāng)愁詩,是臺灣著名的鄉(xiāng)愁詩人。70年代初創(chuàng)作了《鄉(xiāng)愁》,他說:"我20分鐘寫出的是20年的思鄉(xiāng)之情。")

  2、齊讀全詩,體會詩人蘊藏了20年的思鄉(xiāng)之情。(生齊讀)

  六、尋美之旅,競聘"審美家"

  讀得好美啊!現(xiàn)在我們來競聘"審美家"。請用這樣的句式說話:"我覺得寫得好,好在"(小組深入地討論,待會兒我們來交流)比如說,我覺得"郵票"、"船票"、"墳墓"、"海峽"這幾個意象選得好,好在它們都代表著分離,如油畫的著色逐漸加深,層層推進了詩情的抒發(fā)。

  ★我認為"小時候"、"長大后"、"后來"、"現(xiàn)在"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用得好,好在準確地表示了人的成長歷程。

  ★這幾個詞還準確表達了情感的變化。感情隨時間推移而越來越濃,逐漸升華。

  ★"這頭"、"那頭"、"外頭"、"里頭"這幾個方位詞用得好,好在空間變化。

  ★我認為"小小的"、"窄窄的"、"矮矮的"、"淺淺的"這幾個詞用得好,好在準確形容事物的形狀,以小而輕的形象承載了濃濃的鄉(xiāng)情。教師引導:郵票小小,鄉(xiāng)愁“大大”學生回答:船票窄窄,鄉(xiāng)愁“寬寬”

  墳墓矮矮,鄉(xiāng)愁“高高”、海峽淺淺,鄉(xiāng)愁“深深”

  ★美在結構,寓變化于統(tǒng)一。節(jié)與節(jié)之間整齊均衡,每節(jié)內部長短句錯落有致,顯現(xiàn)出層疊式的建筑美。

  ★美在韻律。重章疊詞的運用,造成一種回環(huán)往復,一唱三嘆的旋律,為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惆悵的基調。

  ★美在對稱。"郵票"、"船票"、"墳墓"、"海峽"四個意象對應了四幅畫面:母子別、夫妻別、生死別、故國別。

  ★美在儉約、凝煉。作者精心選擇了四個意象,凝聚了一份濃得化不開的鄉(xiāng)情。

  七、尋美之旅,競聘"攝影家"

  1、詩可以讀,可以唱,可以畫,還可以演。我們來競聘"攝影家"。你愿成為一位導演嗎?如果讓你把這首詩拍成"MTV",你選哪一節(jié)?想一想,該拍什么畫面?配什么音樂?演讀,說想象的話(學生分組討論)

  ★我選第2節(jié)。我的鏡頭里出現(xiàn)這樣的畫面:一個秋天的早晨,一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,手拿一張窄窄的船票,步履匆匆地擠到輪船上。晚上,躺在船艙里,他甜蜜地回憶著與妻子共同勞動,一起高興地端望著自己的孩子的情景。我配二胡曲《江河水》。

  ★我也選第2節(jié)。慢鏡頭推出:"我"與妻子跑著,跑著……終于,手握在了一起!

  ★我選第1節(jié)。我采用倒敘手法拍攝,時間是春天。

  ★第3節(jié)。"我"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(xiāng),跪倒在母親的墳前,……我配貝多芬的《安魂曲》。

  ★第4節(jié)。我把時間定為除夕,"我"的一家人貼"福"字,過大年!,2 / 4 ★我這樣拍: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站在白沙灘,指著大陸方向,對孫子說:"這,--才是咱們的家!"我選配《彩云追月》這支曲子。

  2、大家的想象力都很豐富!古詩詞中寫鄉(xiāng)愁的詩句很多,誰能背出幾句?(幾生背誦)

  3、又如現(xiàn)代席慕容的詩《鄉(xiāng)愁》(多媒體展示),品析

  八、聯(lián)想想象,體會鄉(xiāng)情

  1、讀一首詩,不但要去品味、去體驗、去想象,還要去再創(chuàng)造。讓我們放飛想象,就"鄉(xiāng)愁是……"這個話題書寫自己離家時的真切感受。

  比如說:鄉(xiāng)愁是故鄉(xiāng)牛背上的短笛,吹響的是綠色的鄉(xiāng)音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一輪明月,鏡子似的明月,照著家鄉(xiāng),也照著我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父親寬廣而厚實的脊背,是慈母"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"的無盡牽掛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王安石"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"的悠悠思緒;是蘇軾"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"的美好祝愿;是李白"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"的千古絕唱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一枚青蘋果,它在幼小時,有一種酸澀的味道,它一旦成熟,就有一種葉落歸根的沖動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一部戲,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戲;鄉(xiāng)愁是一本書,是一本包蘊豐富、耐人尋味的書。

  ★鄉(xiāng)愁是什么?燕子的呢喃?月亮的哭泣?還是重復的記憶?

  2、鄉(xiāng)愁是串串駝鈴,聲聲叩響游子的心扉;鄉(xiāng)愁是一杯月色,斟滿的是綿綿的思念;鄉(xiāng)愁是顆顆露珠,折射長途跋涉的身影;鄉(xiāng)愁是悠悠漣漪,讓歲月在心湖蕩漾……

  九、聯(lián)想想象——感受詩歌的畫面美

  1、一道天然的海灣,隔斷了海峽彼岸同胞回鄉(xiāng)的腳步,卻鎖不住他們濃濃的鄉(xiāng)思和望鄉(xiāng)的歌聲?;蛟S是一朵浮云,或許是一段樂曲,或許是一幅畫面,都能串成優(yōu)美的詩情。詩中有畫,這是多數(shù)抒情詩所共有的一個特點。

  請同學們一起靜思片刻,然后選擇這首小詩的任何一小節(jié),展開豐富的聯(lián)想和想象,用你細膩、優(yōu)美而又抒情的筆觸描繪出屬于你心中的那一幅優(yōu)美圖畫,不少于150字。(課件展示)

  教師示范一:

  “夕陽西下,我坐在沙灘的礁石上,傾聽著來自遠方的聲音。夕陽就像是一團熊熊的火焰,似乎永不燃盡,但我知道,夕陽會離我遠去,就像這海浪一樣,有一天我也會聽不到它的聲音。一串串腳印在沙灘上,望不到邊,那正是我走向家鄉(xiāng)的路。我問蒼天,向著大海母親喊道:‘媽媽!’可是我卻聽不到任何的回答。人言落日是天涯,望極天涯不見家。我聽見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,這海浪是來自祖國的,可對面的親人們,你們聽見這里的聲音嗎?”

  教師示范二:

  深秋的傍晚,村口,小路向遠方延伸……一位少年,目光堅定,背著一個大包,步履匆匆……一位母親,滿臉傷感,提著一個行李箱,吃力地跟著……只聽見他們腳下的落葉嚓嚓地響。到了分手的路口,不能再送了。少年停了下來,母親也緩緩放下箱子。母親盯著少年的臉,悠悠地說:“別忘了來信。”少年用力點點頭。片刻,母親再次提起箱子,慢慢遞給少年:“路上小心,晚上不要忘記加衣服……”少年沒有回答,提起箱子轉身走向前方。母親還在原地,她的眼光隨著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。母親久久佇望,目光深情而又專注,夕陽的余輝給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朧而美麗的光暈……

  2、請同學們停下手中的筆,讓我們一起聆聽最精彩的想象。學生結合寫作要求進行評價。

  3、詩中有音樂,詩中有圖畫,詩中還有語言與新奇的美,正是這一切構成了詩歌的情景交融,使整首詩充滿了意境之美。一枚小小的郵票,一張窄窄的船票,一方矮矮的墳墓,一灣淺淺的海峽,它們共同傳遞出的情感是一種淡淡的憂傷。這里有母子之情,夫妻之愛,喪母之哀,戀國之思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作者運用借物抒情的手法,借助這些意象所要表達的已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憂傷,更是一種民族的憂傷,國家的憂傷。所以說,雖然是一種淡淡的憂傷,卻是一濃濃的意境之美啊?。ㄕn件展示)

  4、讓我們一起再次通過朗讀吟誦,來體會詩歌中所蘊涵的崇高的情感。(學生齊讀)

  5、央視曾經對余光中進行過采訪,詩人說:“故鄉(xiāng)已經找不到了,那種感覺已經找不到了,

  3 / 4長江黃了,胡同不在了……滄桑感也不一樣了……”。他再也回不到那個……故鄉(xiāng)了,見不到……母親了,回不到那個最初的歲月了,《鄉(xiāng)愁》里有回不去的鄉(xiāng)愁啊,周杰倫有歌詞說,到不了的地方叫做遠方,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(xiāng),這種回不去的感覺就是鄉(xiāng)愁,我們每個人都有回不去的歲月啊,他們回不到天真的搬個梯子就能摘到星星的童年,回不到釣涼涼的云的天真爛漫,所以這是每一個人的鄉(xiāng)愁,我們心中每一個人都有鄉(xiāng)愁,它呼喚我們回歸,回到心中的那個故鄉(xiāng),回到那個永遠也不肯老去的最初……,最后我們讓我們用心用情地再讀課文:小時候……

  6、實在不忍心打斷我們同學滿是“鄉(xiāng)愁”的思緒。每個日落的黃昏,每個月圓的夜晚,每陣歌樓的雨點,每陣西風里斷雁的叫聲,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,都會勾起對故鄉(xiāng)的眷戀。鄉(xiāng)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,永遠不會老去。

  7、今后無論走到哪里,同學們都不要忘記故鄉(xiāng),月是故鄉(xiāng)明,回家的感覺真好!謝謝大家!

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15

  二、熟習課文,指導朗讀。

  1.學生試讀這首詩。

  2.放《席慕蓉詩歌朗誦》磁帶,指導學生正確朗讀,在反復朗讀中體味、感悟詩的意境和情感:詩的節(jié)奏和舌音劃分如下:

  鄉(xiāng) 愁

  席慕蓉

  故鄉(xiāng)的歌/是-支/清遠的笛

  總在/有月亮的晚上/響起

  故鄉(xiāng)的面貌/卻是一種/模糊的悵惘

  仿佛/霧里的/揮手別離

  別離后

  鄉(xiāng)愁/是一棵/沒有年輪的樹

  永不/老去

  三、分析、解讀課文。

  1.詩中運用廠哪些形象來表現(xiàn)抽象的鄉(xiāng)愁?

  明確:月夜的笛聲、霧里的揮手別離和沒有年輪的樹這三種形象采表現(xiàn)鄉(xiāng)愁。

  2.第一節(jié)對故鄉(xiāng)月夜笛聲的描寫營造了怎樣的氛圍,飽含著詩人何種情愫?

  明確:營造出-種緩慢低回凄清的氛圍,指出故鄉(xiāng)的生活在詩人心中的感覺,“看月亮,思故鄉(xiāng)”,表明自己的故鄉(xiāng)情結。

  3.第二節(jié)寫故鄉(xiāng)的面貌,詩人連用了兩個虛實結會的比喻。請問哪個比喻是虛,哪個是實?它們是怎樣組合起來的?有怎樣的表達效果?

  明確:故鄉(xiāng)的面貌-一模糊的悵恫--霧里的揮手別離

  (虛) (虛) (實)

  詩人首先以虛寫虛,把故鄉(xiāng)的面貌比喻成一種模糊的悵憫,并參進了通感手法,寫出了詩人離別故鄉(xiāng)后悵惘的心情。然后詩人又以實注虛,把故鄉(xiāng)的“面貌”和“悵惘”的心情比作“霧里的揮手別離”這-非常具有畫面感、形象性的場景,突出自己離別故鄉(xiāng)時的依依不舍。比喻獨特新穎,意蘊豐富。

  4.第三節(jié)的比喻有什么特征?有何表達效果?

  明確:這是一個富有創(chuàng)造性的比喻?,F(xiàn)實中并沒有永不老去的沒有年輪的樹,詩人用這種不可能的事情來作比,只是為了說明:鄉(xiāng)愁在心中永遠揮之不去,與己同在。這是詩歌藝術中“無理有情”的手法。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思鄉(xiāng)之情。

  5

【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】相關文章:

1.《鄉(xiāng)愁》教案